老哥吧九游会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老哥吧九游会 > 新闻动态 >

充电赋能聚合力 中原社工启新程——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示范培训班侧记

发布日期:2025-07-20 01:40    点击次数:125

河南法治报记者 荆锐

七月盛夏,热浪翻涌,学习热情更似骄阳。7月9日至10日,一场聚焦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的示范培训班在驻马店圆满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100余名社会工作干部、社工骨干、社会组织负责人齐聚一堂,在思想碰撞与经验交融中,共同绘制专业社工赋能基层治理的新图景。

课堂里的“破题时刻”:

从理论到实践的温度传递

“为困难群体和广大民众服务、和谐社会关系、促进善治是社会工作的责任。”7月9日上午,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的开场授课,以宏阔视野为培训定下基调。他深入剖析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与民生服务的深层关联,强调二者并非割裂,而是互相成就。“专业社工的价值,在于以“助人自助”理念为指导,通过提供个性化服务,增强服务对象的尊严感、能力感、责任感、认同感。”王教授的深刻洞见,如明灯照亮前路,让学员们深刻体悟到肩头沉甸甸的时代使命。

如何让理论之树在乡土大地扎根结果?河南省妇女干部学校副教授梁军带来的登封市周山村案例,给出了充满烟火气的答案。没有高深术语,只有暖心细节:社工团队办起“邻里食堂”,让留守老人每天吃上热乎饭;用一砖一瓦打造出“梦里老家”工程,孵化出一支会环保、能创新的新型“在地社区组织”——周山建筑队……当听到曾经贫穷、重男轻女的周山村村民逐步转变为有意识、讲奉献、爱劳动的“在地社工”,学员们纷纷为梁老师团队“扎根基层、顺势而为”的付出和努力拍手称赞。

如何为本土实践注入创新动能?来自成都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的总干事余长芳,带来了前沿的“成都解法”。“邻里月台”以社区公共空间换服务,为居民提供专业化、品质化社区服务,推动基层治理由“独角戏”变为“交响曲”;“信托制物业服务”重构小区“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主体关系,实现居民满意度、物业缴费率、小区矛盾纠纷“两升一降”。成都的创新实践,为学员们打开了制度设计和服务模式的新思路,会场内“沙沙”的笔记声透露出强烈的求知欲。

本地实践的“宝藏地图”:

身边的经验最有说服力

“原来好的经验不用远求,咱河南本土就有‘富矿’!”在成果推广环节,不少学员发出这样的感叹。

去年以来,省委社会工作部在全省范围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聚焦开展专业服务、建强服务平台、加强人才培养等5项任务,发挥高层次人才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省撒下了“人才种子”。

仅在驻马店,冀未来专家团队就开展了线上线下培训两万余场次,惠及服务对象5万余人。他们分享的“工作全流程”——从实地调研到方案制定,从及时汇报到灵活调整,像一本“操作手册”,让学员们直呼“拿来就能用”。

更令人振奋的是该团队在不同系统的创新探索:在教育系统,构建起班主任-心理学骨干-核心成员三级培养架构,通过理论培训、实践指导,筑牢校园心理防线;在信访系统,坚持“课堂讲授+实地走访”双轮驱动,带动信访干部下沉访谈上访户19人次,有效破解基层信访治理难题…… 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实践,让大家看到:专业社工的力量,正在中原大地各行各业生根发芽。

“2025年,全省要培养不少于100名服务骨干,培养不少于1000名基层社会工作者,带动服务不少于10000名服务对象,形成一批优秀服务案例项目、标准规范。”培训班上,省委社会工作部对“河南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2025年百千万行动工作方案”的深度解读,画出了清晰的路线图。今年,我省还将新增选派25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下沉基层,聚焦社区治理、青少年心理健康、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等领域“传帮带”——这张蓝图,让每名学员都感受到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动力。

工作坊里的“头脑风暴”:

把问题摆上台,让办法冒出来

“基础人才培养为啥重要?他们接触服务对象最多,决定着群众对社会工作的第一印象!”7月10日上午,河南农业大学赵路淋的“四库一平台”方案在“人才队伍建设”微分享环节引发共鸣。4名省级专家各抒己见,从基础人才的责任感培养,再到高层次人才需要的保障体系,每个观点都像一块拼图,慢慢拼凑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全貌。

下午的重点领域工作坊更热闹。8名省级选派专家聚焦医务社会工作、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等8个重点领域“掏干货”:有人分享推动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的行动计划,有人讲儿童社会工作服务能力提升的意义和培养方式……18个地市社会工作部学员也打开话匣子,摆现状、亮优势、找不足、谋路径,原来的“困惑清单”,不知不觉变成了“行动方案”。

结业式上,省委社会工作部二级巡视员赵鹏围绕加强党建引领、汇聚工作合力、展现担当作为、强化工作保障4个关键维度进行动员部署,为培训画上了圆满句号,更注入奋进动力。

“通过培训,加深了我对社会工作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理解,也增强了自己扎根社会工作领域,推动在地社工、骨干社工培养的信心和决心。”鹤壁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冯振亚表示,下一步将梳理和借鉴此次学到的业务知识和兄弟单位经验做法,结合2025年人才支持计划方案,细化优化鹤壁工作措施,推动此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王教授的讲课帮我理解了中央关于社会工作、社区治理的长远规划,梁老师的分享让我看到了在地社工的沉淀与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理论转化为解决本土问题的行动力。”漯河市益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应瑞娅说。

“群众需要的不仅是‘获得’,更是‘被看见、被尊重、被赋能’。”郑州市金水区引航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总干事爨宏涛说,接下来他将带领团队启动校园社工共学计划,通过面向校长、班主任开设社会工作实操课等方式,让资源流向最需要的困境儿童。

结业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学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深刻的思考与坚定的信心,如同粒粒饱含生机的种子,撒向中原大地的广阔城乡。当专业的力量在社区深处扎根,在乡村田野生长,以科学方法纾解民忧,以柔性智慧促进善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社工队伍所汇聚的磅礴能量,必将成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实脊梁。

我省各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规划

下一步工作如何推进?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示范培训班上,我省各地围绕培训主题,纷纷亮出了各自的工作规划。

郑州市:用好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联席会议机制,以“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百千万行动”两项重点任务为引领,推动在基层治理等领域开发社工岗位,加强专业社工力量,不断壮大社工人才队伍。

开封市:聚焦培育品牌亮点,围绕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充分发挥省级专家团队优势特长,开展专项培训,全面提升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洛阳市:深入实施社工人才支持计划,持续扩大人才规模、优化队伍结构;在社区服务等领域兴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设置社工岗位,创造服务需求;把“一老一小”等群体作为重点,及时提供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着力改善民生。

平顶山市:建立市社工人才库,分层次、分领域进行重点培养;建立社会工作各领域需求库,筛选出有基础优势、有迫切需求的领域实施社工人才支持计划;组建社工志愿者小队。

安阳市:培育发展社工组织,力争实现所有县(市、区)全覆盖;建立共学基地,培养重点领域一线社工力量;充分调动高校专家和本地高级社工师资源优势,培育社会工作服务骨干。

鹤壁市:突出强基固本,着力培养一批“在地社工”;突出示范引领,开展社会工作领域典型案例项目展示交流,培养一批骨干社工;突出健全机制,持续完善社工人才“选育管用评”各项制度。

新乡市:开展专题培训,建立社工人才认证体系,举办社区矫正等四大重点领域专题工作坊和研讨会;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专业社工+志愿服务”项目试 点 地 区 调 研 ,依 托 村(居)“ 小 而美”志愿服务项目,培育骨干和群众自治组织。

焦作市:联合河南理工大学成立社会工作学院,打造人才培养主阵地;建立全市共学空间,搭建分层培养平台,以职业资格考试为抓手提升持证率;深化“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项目,增强服务群众能力。

濮阳市:对社会工作力量分级分类开展培训;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指导培育社会工作服务典型和示范项目;引导濮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发挥作用,形成社会工作合力。

许昌市: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推动社工队伍融入城乡社区治理;分类别、分层次、分领域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构建以项目制为核心的社会工作评估体系。

漯河市:开展专业培训;重点挖掘优秀项目和人才;打造10个以上优质示范项目;建立健全骨干社工、督导人才培育机制;积极推动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乡镇(街道)分层次、分领域按需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开发社会工作专业岗位。

三门峡市:打造具有三门峡特色的司法社工项目,提升服务质效;建立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三师联动”机制,打造“教育教学—社区支持—家庭配合”的全链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开展信访矛盾调解类社会工作服务规范提升活动。

南阳市:与市直相关部门逐一沟通,联合有意愿的部门进行实地调研,将培训资源用在最急需的地方;发挥“在地社工”的桥梁作用,将本地社工发展情况与市外社工发展先进经验相结合,实现“本土化”发展。

商丘市:制订实施市、县两级社会工作人才支持计划,推动专业社会工作由民生服务向社会治理各个领域拓展,重点做好试点建设、课题研究、示范引领、宣讲培训、岗位开发等工作。

信阳市:依托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培养各层次人才;实施“在地社工”培养计划,从本地社工、网格员等群体中定向培养“在地社工”;创新“网格+社工”模式;深化“政社校研企”协同制度,整合行业协会、商会资金、场地等资源,构建多元支撑体系。

周口市:做好培训工作,实现“扩基层、育骨干、树典型”;联动其他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激励更多贴合需求的“小而美”项目落地;围绕11个“社工+志愿”融合站点,做实做精相关工作,把社工匹配到位。

驻马店市:在社区治理、社区矫正、未成年保护、教育辅导、信访化解5大领域打造标杆站点,推动单个站点的“点上突破”转化为全领域的“面上提升”;培养、选聘一批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本土人才。

济源示范区:开展调研,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效应;推动企业社会工作推陈出新;扩大人才基础库;增加专业技术岗位,打造司法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和品牌;做好企业社会工作,搭建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平台。⑱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老哥吧九游会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